職業培訓“包就業”?有點懸!
據安徽商報消息,近期,合肥市消保委陸續接到大學生投訴某些公司以承諾“包就業”為名,實為推銷高價培訓課程,這些公司利用應屆畢業生就業心切的特點與其簽訂培訓就業協議,口頭承諾的“包就業”在協議中換成了“推薦就業機會”,課程結束后不但不履行就業承諾且人去樓空。
合肥市消保委提醒大學生在找工作或報名培訓課程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警惕培訓消費服務陷阱:
莫輕信包就業承諾。多數培訓消費陷阱都是以“包就業”為誘餌,吸引培訓者繳納高額的培訓費、中介費、就業押金等相關費用,遇到此類情況一定保持清醒,切莫上當受騙。
莫輕信“高大上”的宣傳。以虛構或夸大的能學習到先進信息技術與保證到知名企業就業為宣傳手段,是不法經營者誘騙學生的慣用伎倆。
莫輕易辦理網絡貸款。不法企業只描述網絡貸的各種利好,不說其中風險,誘導學生申請貸款交高額培訓費和高額利息。
莫忽視維權證據。培訓企業派發的宣傳材料、招生簡章、培訓合同等是維權的有力證據,一定要留心保存紙質材料和網絡頁面截圖。
合肥市消保委提醒大學生在找工作或報名培訓課程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警惕培訓消費服務陷阱:
莫輕信包就業承諾。多數培訓消費陷阱都是以“包就業”為誘餌,吸引培訓者繳納高額的培訓費、中介費、就業押金等相關費用,遇到此類情況一定保持清醒,切莫上當受騙。
莫輕信“高大上”的宣傳。以虛構或夸大的能學習到先進信息技術與保證到知名企業就業為宣傳手段,是不法經營者誘騙學生的慣用伎倆。
莫輕易辦理網絡貸款。不法企業只描述網絡貸的各種利好,不說其中風險,誘導學生申請貸款交高額培訓費和高額利息。
莫忽視維權證據。培訓企業派發的宣傳材料、招生簡章、培訓合同等是維權的有力證據,一定要留心保存紙質材料和網絡頁面截圖。
上一條:
沒有了